北海道中国会

北海道と中国との文化交流、経済交流促進に努め、
北海道にいる華僑華人発展の支援及び北海道地域経済振興に寄与する
 
第60届中国人殉难者全道慰灵祭在北海道仁木町民中心举行
日期: 2025/07/02 15:02


中文导报讯 (北海道特约报道 陶惠荣)2025年6月29日,时值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7周年之际,第60届中国人殉难者全北海道慰灵祭(追悼大会),在仁木町民中心庄严举行。随着主办方中国人殉难者全北海道慰灵祭执行委员会的老年化,自前年开始取消了慰灵祭开始前提供当地美味西红柿、鸡蛋和猪肉汤午餐交流大会,但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第60届追悼大会,参加人数还是比去年有所增加。

来自北海道室兰市、苫小牧市、美呗市、带广市、苫小牧市、札幌市、小樽市和当地的仁木町的日中友好人士,北海道大学、室兰工业大学和北洋大学(苫小牧)留学生,华侨华人和中国驻札幌総总领事馆总领事,领事和家属等100余人,来到了距离札幌约70公里的后志管内仁木町・仁木町民中心,参加了慰灵祭。



仁木町町民中心大厅追悼仪式现场,从右到左,摆放着北海道中国会代表田义之、北海道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王琦和组织者一同捐送的花圈。

由小樽潮太鼓保存会进行慰灵和太鼓。三女五男成员轮流击打五个和太鼓,10分钟的震撼人心的和鼓声,为在异国他乡牺牲的中国劳工慰灵安息。此后第60届中国劳工殉难者全北海道追悼大会,于下午准时开始。历年的慰灵太极表演,也因鴫谷会长高龄身体原因从去年开始取消了。鴫谷会长是唯一组织参加了60次慰灵祭的日本人。



日本中国友好协会北海道支部联合会理事长小川胜美主持慰灵祭。真宗大谷派北海道教区北第三组(教照寺、正念寺、浄秀寺、法泉寺、宝海寺)的十位僧人为中国劳工殉难者诵经超度,明确表白对战争的反省,对逝者的哀悼。全北海道慰灵祭由真宗大谷派曾人反省在二战期间,违背佛教宗旨,参与政府战争活动,杀生造孽,战后曾人们开始为当地牺牲的中国人殉难者读经慰灵。在僧人的诵经超度声中,参加追悼大会的全体人员100余人先后进行了烧香追悼活动。



勤行烧香后,首先致悼词的是仁木町长佐藤圣一郎先生的代理、副町长林幸治先生。

林副町长介绍了二战期间,在北海道被强制抓来的中国劳工的残酷劳动环境及极高的死亡率。林副町长向在仁木町牺牲的18名殉难者和二战期间惨死在北海道的3047名中国劳工殉难者表示诚挚的哀悼,表示不会忘记在二战期间日本给中国及亚洲各国造成惨痛历史的战争,为了不让悲剧二次重演,认识历史是防止战争的最大的基础。最后,林副町长介绍了仁木町是一个富产水果的安静地,即日起可以采摘樱桃了。欢迎远道而来的参会者在大会结束后,去水果之乡的仁木果园,采摘时令水果樱桃。



驻札幌総总领事馆王根华总领事致悼词。王总领事向中国殉难劳工致以深切哀悼,感谢中国殉难者全道慰灵祭实行委员会所做贡献。

他说,80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和苦痛。战争中,16282名的中国人被强制带到北海道,在极端恶劣环境下劳动,其中有3047名失去宝贵生命。战后在很多热爱和平的日本人的努力下,中国人被强制带到日本的事件进行了调查,并挖掘殉难者遗骨归还给家属,每年进行慰灵祭。感谢各位的无私贡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从1931年至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战争14年,给中国造成巨大的灾难和痛苦。战争是极其残酷的,必须对引起战争的原因进行反省和考察。历史不能轻视和风化。任何美化和隐蔽战争的行为都是错误的,是对和平未来的挑战。石破茂首相今日所说的那样,要牢记悲惨战争记忆于心中,重要是不让战争反复发生。中国是爱和平的国家,与日本有着2000年以上的友好交流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贯为维持世界和平尽力,为国际和平和安全起重要作用。现在国际秩序面临新的威胁,世界和平出现新课题。愿中国和日本强化交流合作协力,共同推进中日和平友好,维护东南亚的和平安定,促进世界和平和安宁作出贡献。



大会主持报告了小樽市市长迫俊哉的追悼来电。仁木町森内科胃肠科医院理事长森常明医师,代表中国劳工殉难者全北海道追悼大会的干事总代表、小樽商科大学校长穴泽真先生在致辞时说,战争不仅产生大量牺牲者,更引起民族和国家间的对立和仇恨,让相关人们痛苦几辈子。希望通过中国劳工殉难者全北海道追悼大会,跨越战争给人们留下的阴影,为此对持续组织追悼大会的大家表示深深的敬意。战后多数日本人们承认战争之过,真诚反省并建立起和平主义,如今被复杂的国际政治的波浪翻动摇晃。但是不管政治世界如何改变,也无法夺取人们心中的和平愿望。在想到无辜人们所受的苦难和遗憾之时,祈祷日中友好和世界和平永恒地继续。

北海道华侨华人代表、北海道在日中国科学技术者联盟顾问吴敦也发言致辞。他表示,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一代,通过参加追悼大会,学习历史,不忘历史,继承历史教训,开拓中日友好未来。看到有华人华侨和中国留学生的参加,感到欣慰。

仁木町议会会长横关一雄先生的闭会致辞由议员代读。



中国人殉难者全北海道慰灵祭顺利结束后,小川胜美理事长介绍前来参加慰灵祭的各位代表。

首先介绍了北海道中国会,这次参加慰灵祭的北海道中国会代表12名上台,北海道中国会陶惠荣运营委员长将当天没来参加的北海道中国会代表田义之社长捐赠的10万日元转交给了小川胜美理事长,并合影纪念。北海道中国会参加的成员有:于洪志副代表和夫人郭凤英,严峻副代表和夫人及初中儿子,北海道大学医学部教授惠淑萍和大学教员女儿,陶惠荣运营委员长和从上海来的同学夫人和小学儿子,北海道校友会会长兼札幌大学学友会会长恭之傑、札幌国际大学学友会会長兼北日本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外联部副部长朱韵如。

王根华总领事和夫人,文化领事及其他华侨华人代表也一起上台合影留念。



留学生代表也各自做了自我介绍。最后,参加慰灵祭的华侨华人、留学生们在仁木町民中心门口的第60届中国人殉难者全北海道慰灵祭会牌前合影留念。



会后,陶惠荣运营委员长带领首次参加慰灵祭的北海道中国会代表们,前往后志管内仁木町有“日中不再战友好碑”的中国烈士园。中国烈士园经过翻修后,环境整洁,碑文和名牌清晰。“日中不再战友好碑”由大谷瑩潤题,左侧面“发展传统友谊,反对侵略战争”由郭沫若书写,右侧面刻有12名在当地矿区牺牲者的名单和出生地,背面刻有建碑的过程记录。二战在日本的中国劳工殉难者历史将和日中不再战友好碑一起,世世相传,代代永记。修缮后的碑文格外明了,郭沫若先生的印章也清晰可见。北海道中国会的代表再一次合影,纪念第60届中国人殉难者全北海道慰灵祭。

中国劳工殉难者・中国人烈士陵园・日中不再战友好碑资料:

太平洋战争开始约一年后,1942年11月27日,当时的东条内阁为了补充国内重劳动的人力不足,决定强制抓捕中国人充当。从此从中国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上海及江浙地区等十多省市抓捕一般市民、军事俘虏、强制带到日本、从事残酷的苦力劳动。总数达到41762人、其中用船运有38939人。二战期间,北海道有16282名中国的一般市民和战俘强行在58处事业场进行残酷的劳动。二战期间惨死在北海道的中国劳工殉难者达3047名(全日本6800余人),占全国的近半数。

所有劳工抓至北海道58个作业场的16282名,加上原来在那里劳工人数,总共在北海道有劳工20430名,仅仅在一年里,强制被抓劳工死亡3047名,死亡率达18.7%(当时日本人的死亡率为1.63%)。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如果战争延长,被抓的中国劳工可能全部遇难。

战后日本国民反省侵略战争。全日本1953年成立“中国人俘虏殉难者慰灵执行委员会”,对强制抓获的中国人事件进行调查并开展大规模收集遗骨送还运动。北海道也在同年6月成立了“北海道中国人俘虏殉难者慰灵执行委员会”,调查58处事业场并收集和挖掘遗骨进行送还运动。并在各地建立慰灵碑,进行慰灵祭。

作为这一运动的一环,在日本矿业大江矿山的殉难者18名(包括在船中死亡5名,大阪站死亡1名在内)的慰灵碑建立在后志管内仁木町,现在的中国烈士园。1966年10月29日举行了盛大的揭幕仪式后,在以日本中国友好协会小樽支部和北海道支部联合会为中心的“中国人殉难者全道慰灵祭执行委员会”的维护下,每年举行慰灵祭。以“日中不再战友好碑”为目标,不只是单纯的慰灵祭,更是坚固绝不走战争之路的决心誓师大会。这几年分期将40多年的中国烈士园进行了翻修,碑文的加色。管理和祭拜的人们年龄不断增加,中央高台台阶增加了扶手,便于参加追悼大会的年老腿脚不便者的参拜。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