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中国会

北海道と中国との文化交流、経済交流促進に努め、
北海道にいる華僑華人発展の支援及び北海道地域経済振興に寄与する
 
日本博士協会推薦:預測中國要先讀懂中國人・安倍不去俄国之后
本会会员杏林大学刘迪教授最近在日本主流媒体日经中文上刊载了系列文章,体现了从在日研究综合政策的华人教授的视角,如何看中国以及世界格局,值得一读,推荐给大家。刘迪教授早期加入博士协会并一直关心参与博士协会的发展,2014年博士协会忘年会也曾为大家做精彩的中日关系演讲。

劉 迪 簡歷
杏林大學綜合政策學部教授,專欄作家。哈爾濱人。早稻田大學法學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修了(法學博士)。曾任人民日報國際部編輯記者、早稻田大學外國人研究員等。著有《現代西方新聞法制概述》、《三味日本》等。

http://zh.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column/13925-20150414.html
https://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column/14332-20150513.html

事务局
----------------------------------------------------
預測中國要先讀懂中國人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迪:4月初,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在《華爾街日報》上的一篇文章,引起騷動。此後,他本人又解釋,「中國即將崩潰」標題並非他本人所擬。其實,迄今為止,關於「中國崩潰論」已有許多版本,這種觀點其實存在一個共同的底本,反映出歐洲近代中國認識的框架。我們知道,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認為中國500年沒有變化,因此他把中國規定為長期「停滯的國家」。而黑格爾則認為中國是一個無法自我變革的「持續性帝國」。站在這個立場看,中國最近30餘年的高速增長是一個例外,是異常,所以也就無法維繫,崩潰也就不可避免。

如無西力東漸,中國將仍會依照自己的路徑逐步發展。但是,從19世紀中葉,中國開始進入「近代化時間」。不論是19世紀的戊戌政變,還是此後的國民革命、共産主義革命,或30多年前鄧氏改革以及今日習近平的反腐,都是這種「時間」的一個過程。

預測中國其實非常困難,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中國太大,如沈大偉教授所説,一個研究者難免「盲人摸象」。另一原因是,中國仍在迅速變化。今天,中國經濟仍在「中高速」前行,民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意願十分強烈,各項頂層設計也在落實。但是另外一面,腐敗、污染等問題觸目驚心。作為研究者,究竟應選取哪些因素作為預測中國走向的因素?

研究中國,究竟要選取哪些因素作為自己判斷的依據?我想改革開放之初的一個故事也許有些啟發:A國化粧品公司曾派員調查中國市場,他們在中國走了一圈後認定,中國人均收入很低,無法購買該公司的化粧品。而B國化粧品公司也派員到中國調查,他們發現中國婦女與B國本國婦女同樣喜歡化粧。因此B國化粧品公司決意開發中國市場。事實上,B國化粧品公司的原則是對的。他們根據人性的普遍原則,而非外在的、非本質因素。其實,中國研究所依據的原則也應如此。

對於中國未來,悲觀論者更多看到負面的「事」,如「霧霾」、「食品污染」、「官員腐敗」,而樂觀論者則更看重「人」。誰能讀懂2、30歲的中國人,誰就能懂得中國未來。今天「85後」、「90後」正在登上歷史舞臺,他們的行為方式,思考方式與其父輩不同,但卻仍維繫甚至擁有超出父輩的創新熱情。同時,也不要忽視他們內在的正義感、愛國心,這是中國凝聚力所在。


鑒往知來,預測中國,歷史知識十分重要。我們知道,19世紀20年代,中國GDP曾佔世界的1/3,是世界經濟大國。目前雖然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但中國經濟增長,仍不會改變。習近平提出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意味著中國政府已把經濟目標與社會目標結合在一起,實現中産階級社會才是中國政府的本來目標。至於經濟增長,不過是中國恢復歷史政治大國、經濟大國的一個自然結果。

20世紀以來中國的變革,如借用黑格爾的語言,可以認為這是「世界精神」在中國、在亞洲的具體呈現。這個「精神」,從東方出發,又回歸東方,回歸這塊古老廣袤的大地,昭示一個嶄新時代。這種精神的本質,是億萬人民追求自由的意志。

有人説,當下逛東京銀座、新宿,5步之內,必遇國人。日前偶過銀座,果然遇到幾組同胞,他們來自北京、瀋陽。他們購物賞花,享受美食,內心的喜悅溢於言表,同時內心透露一種強大自信。今天中國每年有1億人出境觀光。洶湧的人流遍及全球,他們把中國與「世界」聯在一起。

預測中國,不論結論樂觀或悲觀,但有兩點不能忘記,首先研究者不能忽視、忘記當代那些活生生的中國人,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刻,他們仍有強韌、堅定的文明自信。其次,不能忽視那些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

一個普遍、強大的中産社會將誕生在中國大地,這是理解、預測中國的線索。

----------------------------------------------------

安倍不去俄国之后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刘迪:据说,围绕是否出席5月9日红场阅兵式,安倍晋三到最后一刻才放弃。阅兵次日,习近平与普京并排而坐、亲密交谈的照片出现在日本报纸。有媒体说习普会“动摇国际秩序”,如安倍出席,那这个标题究竟应怎么写呢?想到此不觉莞尔。

这是习任国家主席后第4次访俄,这次访俄,习普再次会谈。有人说这是两人这两年的第11次会谈。这次阅兵,西方阵营集体抵制,但一样的行动,却不一样的心情。我能理解安倍的纠结,莫斯科去或不去都难。

习近平、普京这两个世界最有权力的人会面,他们谈什么?习普要谈的应该很多。国际秩序、经济结构转换、能源交通基础建设等等,都是两人的话题。普最关心的,无疑是解除美国的封锁。习近平最关注的,是把“一带一路”带到中亚、欧洲。中俄两国合作,必将在欧亚大陆建成一个广阔的市场,一个新增长极。

习近平普京两人,都是各自国家传统的继承者。两国同属大陆国家,拥有中央集权传统。普习两人均肩负巨大民望,同时面临内外巨大压力。他们各自拥有自己国家改造计划,坚定不移。尽管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日益深化,“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两国并无结盟意愿,更无计划。人们注意到,5月9日这天,中国大陆媒体并未实时转播红场阅兵,而是采取静止画面、记者口述等间接方式报道。这可以有很多解释,其中之一,奉行全方位外交的中国,不想过于渲染中俄关系。当然中俄结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但双方都否定了这个选择,这说明两国政治理性的成熟。在这一节点,不逼中俄结盟,对第三方政治智慧也是考验。

日俄关系,自日俄战争后从未好过,但安倍普京两人个人关系例外。有人说,安倍普京曾达成“北方四岛”归还方案密约,但因美国干涉夭折。虽然此事无法确认,但安倍很想去红场坐在普京旁边这个事实确凿无疑。但他的访俄努力,在最后一刻放弃,这说明他最重视的,还是美国的感受。

对于俄国,日本至今心存恐惧,对中俄接近,日本舆论也有戒心。那么,对他者的疑虑、戒心,究竟应采取什么态度呢?当今世界,消除国家之间、人民之间的疑虑、恐惧,最好的办法不是抵制、禁运、封锁,而是彼此交流、增加互信。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安倍真去了莫斯科,日本媒体对阅兵、对习普会,恐怕就会是另外一种写法。

好多年前,有一日本人说,他正在研究建一海底隧道连接日韩两国。他设想,从东京乘铁路穿越这条隧道经朝鲜半岛、中国、中亚、俄罗斯直抵西欧。不久前我见到他,说这个工程,他认为在21世纪的现在,不论技术还是资金都没有问题,最关键的还是日韩关系、东亚局势。他的梦想是否能实现呢?

对于如何处理与大陆国家的关系,日本一直非常纠结。赞同派认为日本的未来须与亚洲同命运,而另一派则强调日本的“海洋国家”特性,呼吁日本与欧美结成“海洋国家同盟”,甚至再来一次“新脱亚”。事实上,上述两种思考的矛盾,反映出日本外交政策的困难。今天,中国正一步步走向自己的目标。中国日益深入参与地域及世界规则的制定。另一方面美国尽管经济力量相对下降,但仍拥有强大的军事机器。面对这个迅速变化且复杂的世界,日本外交政策需要想像力。

“5.9阅兵”已是俄罗斯民族自豪的象征。拒绝访俄,美国虽然很爽,但却触怒了安倍的朋友普京。另一方面,尽管安倍在美大谈日美价值观的一致,但却无法拂清很多来自美国的怀疑。例如安倍政治宣言中提出“摆脱战后体制”,而这个“战后体制”,恰恰建立在美国价值观基础之上。

日本外交以日美关系为基轴,日本历届政府,都要遵守这个原则。有段时间民主党曾提“日美中正三角形外交论”,但不久即被抹杀,自己也下了台。这说明了日本的政治现实。而另一方面,“日美关系搞好了,日本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也未必就好”也是现实。今后,对日本来说,找到一个日美基轴外交与邻国外交的平衡点,是一个要用心的工作。
2015-05-13